侧边栏壁纸

文章投稿实录 || 给我的福利

2025年08月20日 78阅读 0评论 6点赞

第一次记录课题相关的东西,这是一次科研的长跑。

事情的起因实则可以追溯到去年十月份,当时接手了师姐的课题。因为要用到非球颗粒的曳力模型,刚好师兄也用这个模型,老师就让我帮忙师兄一起来做曳力验证实验,就和师兄讨论实验规划、找好商家定制模型并购买合适的材料。当时师兄在写第一篇小论文,要用到这个实验,跟我说改论文好难,不写第二篇了。我打趣说行啊,第二篇给我正好。但这事我没放心上,觉着不大可能。
跟师兄做完实验,后续模拟的活没让我帮忙就干完了,顺利验证上。师兄回稿,文章顺利接收。

今年三月份,师兄完成大论文,第二篇小论文在老师的催促下也写完了。临近毕业,师兄不要了。我争取了过来,因为这个时候我的课题还是有点问题,没进展,想发论文有点难,想着刚好用来毕业。
接手后按照小导的意见,做了几处格式的修改,当时感觉还好。就想着赶紧弄完投出去,毕业有个保障。

三月底吧,我记得很清楚,那天大家一起去了鄱阳湖看草海。那天中午出发的,上午通知我说文章投出去了。我很开心,像一桩大事落地。
四月在推进自己的课题,很幸运的是跑出来一个效果很不错的模型。可以说,四月是我研究生生涯科研最顺利的一个月。感觉有奔头。
五月忙着准备去兰州开会的事情,模型基本跑完了,要处理数据、出图、做PPT。这个月过的很快。
五月底,从兰州回程路上通知我,文章审稿意见回来了,给了大修(5.26)。实际上五月初(5.5)就回来了,但小导没注意。我接到通知时,仅剩一周时间。显然是不够,肯定要延期。回来当天,和师兄商量了一下怎么回稿,感觉还行。3个审稿人,两个比较积极,但有一个审稿人想拒稿。没关系,给了修就有机会。这次延期了两周。
六月,临近交稿节点了,老师才有时间看。延期两周(6.16)。觉得手稿质量太差了,提出润色。再延期两周(6.28)。这一个月基本都在改稿子。图、文字、审稿意见,但我真有点恍惚了,想不起来做了什么。只知道花了很多时间,想把它弄好。
七月,润色完已经七月了。弄完给老师看,老师觉得写的实在是太差,很生气,跟我说了很重的话,心里多少有点委屈。一方面,绝大多数的回稿意见是小导写的;另一方面,我自认为花了很多心血在这篇稿子上。再延两周(7.14)。我意识到,还是要自己弄,别人写的可能就是用不了。所有的回稿意见,我又全部重新修改、组织语言。给老师看的时候,老师问我是不是自己找人润色过,我很惊讶,全部我自己写的反而更好。七月底(7.24),终于完成回稿。之前师兄跟我说,回稿一周就会录用,我想终于结束咯,满怀期待。不到一周(7.28),还在七月底呢,给了第二次大修。这次还好,只有五条意见,但有个审稿人仍任质疑我们的实验准确性。要补实验。只给了两周时间(到8.11),显然不够。
八月,买材料、做实验、做模拟。很忐忑,我怕验证实验做不好。还好还好,总算是做出来了。但还是延期两周(到8.25),更充分。写完回稿意见后,根据小导的意见做了一定修修改。给老师看,这次还好,比前一次快一些。两天就改完了。8.20上午再次回稿,等待,等待。

两次审稿,4次延期,修改长达三个月。暂时告一段落,在八月的尾声,迎来两周的假期。希望文章顺利接收。
跟我的迭代版本说去吧

原本想弄完,或者accept后再记录。但现在我都有点忘了,去看了聊天记录才能确定到底延期了几次,不知道这两个月咋就突然没有了。
时间过得很快,这次的经历给我的感受很多。
首先,欲速则不达。很多次我越想快点结束,就越是需要花时间。不管是一开始改图、还是后来的审稿意见我自己重写,越想要越没有。
其次,凡事要细心。我自以为完美无缺的东西,总能找到小的错误,明明我已经检查过但还是会疏忽,还是要再细心。
最后就是要学会调节,这期间被骂了很多次,甚至在群里被点名。有一周我甚至啥事没干,就是调节自身情绪。好像回不到当下我的感受了,只知道有委屈和难受。但路要往前走,人要往前看。

就希望接下来一切顺利吧~

6

—— 评论区 ——

博主关闭了当前页面的评论
博主栏壁纸
29 文章数
2 标签数
13 评论量